當今社會對淡水池塘養殖生產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優質高效”成為池塘養殖方式轉型的方向。推進池塘養殖健康養殖模式與技術轉型、強化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是改變農村面貌、優化農村環境、保護彌足珍貴的淡水資源的重要舉措。因此,按照水產養殖業發展趨勢要求,需要開展針對現代養殖生產特點和要求的養殖尾水凈化處理工程建設。 2019年10月初,我司湖北熙權科技有限公司受赤壁市農業農村局委托對赤壁市滄湖漁場實施養殖尾水達標排放示范工程,使其全場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的目標。受命之初,我司立即成立專家組,對滄湖漁場進行多次的實地勘察、調研。完成了滄湖漁場詳盡的信息采集。滄湖漁場成立于1967年,地處赤壁市西南滄湖開發區,赤壁鎮、 余家橋鄉、黃蓋湖鎮交匯處。魚池用水取自滄湖大湖,排放流經黃蓋湖流入長江。養殖區域是傳統的養殖模式,進出水由溝渠直接抽進和排出,養殖尾水均為渠道直接排放,沒有進行收集處理。水流來自上游的滄湖和地表徑流,靠南的一排池塘尾水直接排放到該渠道中。其他池塘的尾水均就近向旁邊溝渠內排放,因此,目前尾水排放基本呈無序狀態,且進排水難以分開。針對滄湖漁場典型的進排水渠道難以分離的現狀,我司專家組經過多種數值的測算、方案的論證與比選,最終決定對滄湖漁場采取以下治理方案:按全場 10%的比例配置凈化塘(人工濕地),將全場主要水渠改造為生態溝渠,通過凈化塘、生態溝渠中種植水生植物、放養濾食性動物、設置生物刷等生態措施,實現凈化水質、廢水回用或達標排放目標,最終大幅度減少養殖用水的排放量。---------------------下圖為我司在滄湖漁場實施尾水治理項目的影像資料。 我司工程師們正在搭建過濾壩,過濾壩內部填充火山石、沸石等,具有吸附、過濾、攔截、生能力強,植物附著生長好等優勢的填料,對水體懸浮藻類、顆粒過濾去除,最大程度地處理有機污染物,凈化水體。--------------------- 上圖為我司工人們在綁生物毛刷,生物刷因具有長、且剛性較強的毛刷,在水中布設后一旦形成生物膜,則生物膜的作用范圍較大且更加穩定,于微生物的凈水功能的發揮及對懸浮物的去除作用等更加有利。--------------------- 上圖為我司工作人員正在搭建生態濕地,通過在水體表面種植水植物以及養殖一定的水生動物利用不同營養層次的水生生物最大程度的去除水體中的污染物,同時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達到凈化水質作用。--------------------- 上圖為曝氣池,在曝氣池內鋪設曝氣盤或微孔曝氣管,通過底部增氧方式增加水體中溶氧量,讓水體底層沉積的肥泥、有機排泄物、剩余變質的餌料等難分解的有機物,使其轉化為微生物容易分解的有機物,使水體自我凈化功能得以恢復。--------------------- 上圖為我司工作人員正在安裝水質監測及智能控制中心,水質遠程測控平臺能夠通過設備自動檢測并采集水中溶解氧、溫度、pH值等,管理人員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進行遠程監測與控制曝氣裝置,實現科學精準的信息化管理。附:如有需要請聯系:18627820911(范經理) 15172536811(胡經理) 18162345869(李經理)